
黄炎培(左一)与周恩来(左二)
新中国成立时,黄炎培已是走过了71岁人生的古稀老人。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致认为,组建新的民主联合政府,非请黄炎培这样的人物“出山”不可。为做好黄炎培的说服工作,周恩来决定亲自登门拜访。
1949年10月11日晚,周恩来亲自来到黄炎培的寓所,劝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。黄炎培面有难色,因为他曾几次拒绝在政府做官,并抱定了“不为仕,不做官”的念头。面对态度诚恳的周恩来,他有些犹豫不决:“1946年我68岁时,就觉得已经老了,做不动官了。如今我已71岁,还能做官吗?”
听了黄炎培的话,周恩来爽朗地笑了起来,连忙称:“黄任公不老。”周恩来又细心地解释说:在新政府任职,不同于在旧社会做官,现在是人民的政府,不是做官,是做事,是为人民服务。在人民政协会议上,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研究制定的《共同纲领》,就是为人民服务的“剧本”。我们自己编了“剧本”,自己怎能不上台唱戏呢?不上台唱,岂不违背“为人民”的宗旨?……两人促膝交谈,不知不觉两个钟头过去了,最后黄炎培答应考虑考虑。
中国共产党的道路,给了黄炎培很多的启发;而周恩来的坦诚,又给了黄炎培极大的鼓舞。第二天,周恩来再次登门拜访,黄炎培感激不尽,他不愿让总理“三顾茅庐”,因此欣然同意了周恩来的请求。
黄炎培(1878—1965),江苏川沙县(今属上海市)人。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、杰出的职业教育家、著名的社会活动家,中国民主建国会、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和领导者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、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、全国政协副主席等。
来自:微信号统战新语(tongzhanxinyu)
上一篇: “还债十年”--毛泽东对党外朋友.. | 下一篇:毛泽东亲迎宋庆龄 |